前列腺癌的基因调控及其表达差异分析
随着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对海量基因组数据的注释和解读成为下一个主要难点,在此基础上对癌症基因组的解析也是一个重要方向,表观基因组学是基于基因组学的一个额外分支,所以如何运用统计计算方法去分析和整合各种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就变得非常关键。在这次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各种数据的分析方法,以及在癌症样本中的实战运用。
表观遗传变异已经在所有人类癌症类型中被观察到和证实。然而我们对全基因组范围的表观遗传图谱是怎么被打乱的,而后又是怎么影响癌症的发生和恶化的分子机理依旧了解很少。所以各国科学家们启动了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
前列腺癌症的遗传突变率和其他癌症相比处于低突变率癌症类型,所以学术界认为表观遗传学可能在其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并且提出它的发生是遗传突变和表观遗传变异所共同驱动的。前列腺癌症的一个特点是大部分正常男性在60以后都会产生,但是很多是良性的,无需进行放化疗或手术。然而现有的检测手段主要是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PSA: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这个检测的假阳性非常高,所以这就导致了非常严重的过度治疗,为病人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降低的晚年的生活质量,也严重浪费了国家的医疗资源。所以在前列腺癌症领域的最重要问题是怎样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尤其在早期阶段是否就能区别良性和恶性肿瘤则是这个问题的重中之重。
我们将通过整合各类组学数据,找到关键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症的恶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尝试鉴定能在早期预测前列腺癌恶化潜力的分子标记。
相关学科
基因组学 表观遗传学 概率与统计学
计算机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应用数学 统计学 数据科学
导师:哈佛大学 博士
-
现任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
- 曾任MIT与哈佛Board Institute 博士后;
- 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
-
曾在Nature genetics等诸多顶尖期刊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课题研究方法
想要获取详细课题大纲
请扫描二维码
关注「有方背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