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话题度最高的电视剧非《三十而已》莫属,从铂金包到剧中各个人物性格,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能聊的话题。
有些人也直言看剧中的演员,仿佛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代入感太强!
很多人都将目光聚焦在王漫妮、顾佳、钟晓芹三人的家庭关系中,尤其是人前优雅的顾佳,在发现木子妈妈把许子言关到小屋子,顾佳撕破脸面打人的场面,却让人直呼痛快!
▲ 顾佳发现儿子被关进卧室
▲ 放下儿子,转身打人的顾佳
▲ 打完人后的顾佳,硬气!
同为妈妈,育儿方式豪气冲天的王太,却被众人嘲讽。
作为能把莫奈《睡莲》说成梵高作品的人,被儿子明面嫌弃,被剧中众人背面嫌弃。
为了能和儿子有更多话题,儿子羡慕同学获奖被授予小行星的命名权,便告诉顾佳自己的想法,想买颗小行星。
豪气的说:“我想用我儿子的名字来命名,作为成年礼送给他。买三颗:大名、小名、英文名全用上。”
当然这话说出口,又一次得到孩子的嫌弃。作为母亲,极力的想要儿子去认可和接纳,却也只能用金钱弥补儿子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她会再次被嫌弃?儿子想要的仅仅是小行星的命名吗?不!她儿子羡慕的可能是同学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去摘下成功的果实,而不是以不劳而获的方式获取。(有一说一,王太儿子没被带偏,很难得!)
但是王太的育儿观念,却代表了不少父母,还记得前段时间的全国“家长”科创大赛吗?中小学生利用父母的研究成果参加比赛,获得奖项。只因为这个比赛可以对高考加分,为了让孩子不吃自己以前吃过的苦,所以去找成功的“捷径”。
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王太?
你会怎么教育孩子?
如果我是王太,我会....
既然王太的儿子羡慕同学获奖,我会先去查阅这是什么比赛可以得到命名?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文章内简称为 ISEF。是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面向9 ~ 12年级(即初三至高三)中学生的科学竞赛。获得大赛等级奖二等奖及以上的小选手将有机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
原来他儿子说的是 ISEF 这个比赛,那我托人会去考虑找一家公司去了解这个比赛,而且一定是要学生全程独立参与,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让自己的成就实至名归!
毛遂自荐一下:小司不才,正好在上海,有做 ISEF 指导规划,并且获得了那么亿点点全球奖项)
-
MA Regional Fair三等奖(晋级State)
-
MA Regional Fair二等奖(晋级State)
-
MI Regional Fair 一等奖(直接晋级ISEF总决赛)
-
MI Regional Fair 三等奖(晋级State)
-
State Fair Top6(晋级ISEF总决赛)
-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专项奖
-
美国统计学会 (American Statistics Association) 专项奖
然后很豪气的说,对有方老师说:“我要让我儿子参加这个比赛,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奖!让他拥有小行星的命名权,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想让他参加三次,大名、小名、英文名全用上。”
有方:“王太这边请~我来给您介绍一下,
孩子的学习流程。”
制定学习方案
科研必修课程
我们的教务老师为他准备了适合他的科研必修课程。(为保护隐私,我们的课程计划暂不公开)
我们的科研必修课程:根据学生情况和课题方向,提供不同的科研必修课程。授课内容是根据有方过往获奖以及发了SCI/EI/CPCI期刊的学生经历提炼而来的,高端竞赛获奖必备知识和技能。
正式课教学安排
在正式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有导师和学生的课后以及作业反馈,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专属的督导老师,这会让我们学生线上学习更高效,能吸收更多。
为保护隐私,以下放出的截图均为教学展示案例
👆
上课课时与大纲
👆
课后反馈
👇
王太这样的学习规划流程,您满意吗?
这是我们近年的获奖情况,您看看~
以贵公子的能力,冲击大赛等级奖二等奖及以上
应该不成问题
(以上发言仅为剧情需要,不代表有方W博士与L老师的公正立场,他们还是会要求王公子做科研测评的)
有方 ISEF 获奖概况
-
MA Regional Fair三等奖(晋级State)
-
MA Regional Fair二等奖(晋级State)
-
MI Regional Fair 一等奖(直接晋级ISEF总决赛)
-
MI Regional Fair 三等奖(晋级State)
-
State Fair Top6(晋级ISEF总决赛)
-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专项奖
-
美国统计学会 (American Statistics Association) 专项奖
有方2020 ISEF 指导方案
适合学生
研究成果
▍项目流程
你们说,这样王太的儿子会买账吗?
请留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方深知任何科研项目从设计启动到结项,不仅需要长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对研究的热情和投入的决心。从小生长在学术家庭中的耳濡目染并不足以让孩子灵感突现完成一个远远超出所在年龄和阅历可以做出的学术成就。
大多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帮助孩子在各种国家级、地市级,校级、班级活动中“一路绿灯”孩子拿奖,喜大普奔,升学无忧。
可事实呢?到底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真的有学术热情,若是把走捷径、投机取巧当作人生信条,那结局只会是被这个社会无情的毒打,家长不可能在前方为孩子铺一辈子路,更不可能永远作为孩子的避风港,帮助孩子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在哪个年龄阶段该做什么样得事,这才是值得让父母花时间,用心去为孩子规划的。
有方最新课题推荐
添加小师姐,咨询了解
有方名师科研指导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科研规划咨询
添加小师姐,一对一免费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