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散装卫生巾的话题刷爆了各大平台
先是被曝疑似三无产品
后又发现是出自正规厂商
没几个小时又成了品牌被盗用
这几度反转让吃瓜群众都懵了

关于散装卫生巾事件的起因,是有网友在淘宝上发现了一家便宜到不可思议的卫生巾:100片只卖22元,平均下来一片只要2毛钱,但是却没有包装也没有保质期。
对于这样疑似三无的产品,不少人在淘宝的“问大家”模块里发出了质疑——这么便宜怎么还有人买?对自己可上点心吧!
然而,有两位已买的买家的回答,让大家陷入了沉默。

在城市里,大部分人都不会意识到,卫生巾对于许多经济困难家庭的女性而言,是多么奢侈的一件商品。
有一种贫困叫做“月经贫困”,是指女性由于无法承担相应的经济压力而在经期得不到足够的卫生用品的一种贫困现象。根据UNICEF官网数据显示,全球有5亿女性正在遭受月经贫困,还有12%的人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使用没有安全和卫生保障的生理用品。
在非洲,43%~48%的女孩只能用可重复使用的布条作为卫生巾的替代品。而在农村,许多女性仍在使用旧抹布、树谷皮、干树叶、炭灰、报纸等材料来吸收经血。甚至在发达国家里,这样的情况也并非不存在。有数据显示,在英国,每年有超过13.7万名女孩“因为买不起卫生用品而辍学”。
相比之下,能够在淘宝上买得起这些散装卫生巾的人,已经非常幸运了。

让我们来做一道计算题:以市面上常见的品牌为例,一片卫生巾的价格基本不超过2元,一位女性一次生理期内的卫生巾花费约在20~30元左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笔金额乍一看甚至都不算什么开销,毕竟一杯奶茶有时候都不止20元。
但是,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不要忘记,在2020年的当下,中国仍有6亿人的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

1000元,连维持每月吃喝住行的基本开销都非常困难,二三十元可能就是这些家庭好几天的饭钱,如何还顾得上卫生巾呢?

其实,在月经贫困的背后,还有另一个更隐形、更深层的问题——月经羞耻。
月经本来作为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并不是一个应该令人感到羞耻的话题。但是女孩们从小到大,似乎都对月经相关的话题唯恐避之不及。便利店里买卫生巾时店员主动提供的不透明纸袋、来月经忘带卫生巾时和小姐妹像做地下交易一样偷偷传递的小纸包、“老朋友”“姨妈”“那个”等心照不宣的代称……
这些日常中随处可见的下意识举动,似乎都在向公众表达一个认知——
月经是一个见不得人的事物
在生活中,月经总是不知不觉地被隐形,甚至在今年疫情爆发初期,奋战在一线的女性医护人员几乎完全没有得到相关的生理用品物资补助。在有民间组织尝试着与企业联合向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捐赠卫生巾和安全裤时,还被一些领导想当然地拒绝了。

今天,月经和卫生巾的问题能够这么高频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并且引起如此热烈的讨论,已经是月经羞耻正在消失的一大体现。在未来十几年之后,等人们再回头看时,也许会发现,月经羞耻正是在今天开始消散的。这是一件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情。
希望在月经羞耻逐渐消失后,人们可以坦然提出对生理用品的需求,像解决所有其他的贫困问题一样,去对待5亿的月经贫困问题。

在月经问题的背后,涉及到的是有关性别研究的社会问题。长久以来,性别研究一直是国际社会学中的热门话题。将来,如何使人们不再谈性色变,如何正视性别教育,都与性别研究密切相关。
我们由衷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无论何种性别,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尊重。

有方最新课题推荐







有方名师科研指导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科研规划咨询
添加小师姐,一对一免费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