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以下简称科创大赛)是国内含金量最高的科研科创类竞赛之一,每年参加科创大赛的学生多达1000多万。大赛选拔出的优秀参赛者,还可以获得ISEF等国际竞赛的参赛名额,对于申请美国TOP学校而言也是含金量很高的加分项。
那么,怎样才能参加科创大赛?科创大赛什么时候报名?科创大赛的课题又该如何选择?这些问题是许多想要参加大赛的学生和家长们迫切想要了解的。
此次,有方教育资深学术顾问Damon蒋老师
带来了有关科创大赛的全面讲座
青少年科创大赛详细解读
错过讲座的家长们,阅读这篇回顾贴
就可以了解讲座的详细内容啦~
青少年科创大赛简介
-
国家级科研赛事: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
高影响力:知名的科研科创类赛事,同时选拔国际级科研赛事选手
科创大赛时间查看流程
在决定参赛前,学生需要清楚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科创大赛的材料提交时间节点,才能更好地对自己的课题研究进行规划。
每个城市的材料提交时间都不尽相同,比如:
深圳市:9月底
合肥市:10月底
上海市:2月初
……
(更多城市参赛时间可拉至文末二维码咨询小师姐)
参加科创大赛的意义
1
留学申请
-
体现在所申请专业方向的兴趣和长期实践
-
展现标化成绩以外的学术科研能力
对于从小考到大的中国学生而言,SAT、托福之类的考试早已不是什么难题。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学生能够在综合类科研竞赛中有过参赛经历并获得奖项,就是学生学术科研能力超越其他同龄高中生的最有力证明,尤其对于申请美本TOP30是非常有帮助的。
-
作为大学申请的材料
在Common APP中,学生通常需要填写5个奖项和10个课外活动。科创大赛的参赛经历、研究成果、视频资料等都是可以填写的含金量很高的内容。
-
有机会参加更高级别的国际中学生科研赛事
例:ISEF
-
提前体验大学式的研究学习模式
大学的研究学习模式与学生高中的日常课堂学习和学科类竞赛都是不一样的。参加科创大赛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这种学习模式,以便将来在大学中更好更快地适应。
2
自主招生
对于体制内的学生来说,60%-70%的高校在自主招生环节对科创类竞赛奖项都持非常认可的态度,也是很有含金量的加分项。
如何进行参赛准备
1
课题选择
课题选择要点
-
可行性
可行性是课题要满足的最基础要素。无法在规划时间内完成的课题是没有意义的,脱离了中学生学术背景的课题也通常不会被评委认可。另外,如果所选课题涉及到实验项目,学生也需要明确实验的设施、用材、场地都是在可获得范围内的才行。
-
创新性
这里所说的创新性并不是需要学生进行能够颠覆某个领域的伟大研究,而是指在研究课题中需要有自己的创新点,这个创新点可以是课题方向、研究数据、研究方法或者研究结果,而非单纯地复制别人已有的整个研究。
-
学术性
学生所选择的课题需要有一定的难度,即研究结果是需要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学习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的。
-
社会贡献 / 个人特色
最后,课题的研究结果如果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或是对个人特色有所展现,那么必然能够让评委印象深刻。
蒋老师建议
优秀课题举例
《基于实验的毛笔分叉模型建立以及分叉机理探究》(丘奖金奖课题)
2
双纬度规划
-
结合学科优势与兴趣
学生平时课内成绩优秀的科目、曾参加过的学科类竞赛,平时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运用
-
交叉学科
一是因为交叉学科比较容易创新,相比传统学科而言更容易得出研究结果;二是由于如今国内外都更加看重复合型人才,有过交叉学科的研究经历对于学生参加比赛和大学申请都会有很好的帮助。
-
在选择的细分领域深耕
只有不断地深入才能够取得高于其他同龄高中生的研究成果,浅尝辄止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
做好时间、参赛规划
学生在校内课程、课外竞赛、托福等内容多头并进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总体的时间规划,在什么时间段为哪一项内从容投入多少的时间精力,都要做好明确安排。学术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决不能临近比赛了才开始准备研究课题。例如,上海的科创大赛是在二月初进行材料提交,那么在前一年的九、十月份,学生就要开始进行课题的选择和相关的研究准备了。
-
一石多鸟
在决定了研究方向和课题之后,我们建议学生在自己的方向上坚持长期和深入的研究。每一次深入研究都可能会带来新的研究结果,新的研究结果就可以作为一次新的课题去参加别的竞赛项目或是向期刊进行投稿。同时,在这样的深入研究下,学生的研究成果也会越来越有深度,获得更高奖项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据说杨振宁的推荐信能把一只猪送去常青藤?!”推荐信为什么在美国如此重要?
MIT : Gap人数是往年8倍,普渡大学创历史入学巅峰?准留学生应如何准备申请季?
普林斯顿/芝大将 Graded Paper 写入申请要求,申请季还能这么玩!
添加小师姐,免费一对一咨询
有方最新课题推荐
有方名师科研指导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科研规划咨询
添加小师姐,一对一免费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