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这一词,客观来说应该是一个人的认知功能出现了障碍,也就是患上了失智症。但是导致失智症的原因其实有两种,包括神经变性和非神经变性,而阿尔茨海默病是属于神经变性一类的。
所谓“神经变性”是神经系统出现了生理性的变化才导致疾病的发生。也就是说,阿尔茨海默只是失智症、也就是“痴呆症”中的一种,因此我们通常把阿尔茨海病患者称作是“老年痴呆”,一方面在道德上是有污名化嫌疑的,另一方面在病理上,也混淆了概念的范围。
根据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3亿,有近1000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而其中几乎一半的病例被误认为是自然衰老,有2/3的患者没有被诊断和治疗。
也就是说,中国可能有几百万老年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但没有任何的治疗,没有去医院,没有吃药,甚至不知道自己病了。这种触目惊心的现实有很多原因,我们或许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不足,一个是医疗和照护条件的不足。
和癌症相比,阿尔茨海默病更难在医学上治疗,因为我们既没有完全了解病理病因,也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据统计,近十几年来,AD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的研发失败率高达99.6%,被称为“药物研发的天坑”,辉瑞、礼来、阿斯利康、默沙东等制药巨头都曾踌躇满志投入研发,却都铩羽而归。
- 经常容易忘事,事后再也想不起来,或者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忘记别人已给的回答。
- 学习和记忆新知识的能力下降,连一些简单的词也会忘记,或者不会使用适当的语句表达。
- 没有时间概念和方向感,在住所附近的街道、门栋迷路。
- 判断力降低,或是轻易受骗上当。
- 抽象思维能力丧失,忘掉自己设置的存折密码、存款数额等。
- 随手乱放物品,或将废品当作宝贝珍藏。
- 脾气和行为变化无常,短时间内,行为、情绪从平静状态变为泪流满面或者大发脾气。
- 性格发生剧烈的不合情理的变化,如疑神疑鬼、猜忌别人等。
- 执行能力降低,失去主动性,变得比原来懒惰,不愿参与任何活动,甚至是原来喜欢的活动,对人也不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