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今年的最后一个奖项
诺贝尔经济学奖终于揭晓!
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奖、
化学奖、文学奖、和平奖
分别由哪些学者拿下?
一起来看看吧👇👇👇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唯一一个并非根据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愿设立的奖项,正式名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中央银行于1968年设立,旨在表彰在经济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斯万特·帕博建立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学科——古基因组学,他完成了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对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的基因组进行测序。
尼安德特人是当今人类的一个灭绝人种,斯万特·帕博从化石中提取、测序并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在大约7万年前人类离开非洲后,基因从这些现已灭绝的古人类转移到了智人身上。这种古老的基因流向今天的人类在生理上有关联,例如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反应。
通过他的开创性研究,他还惊人地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人种,丹尼索瓦人(Denisova)。
自1901年首次颁发该奖以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累计颁发了113次,共有超过220人获得这一奖项,其中有10余位女性。
2015年,中国科学奖屠呦呦“因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得了该奖,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女性科学家,也让这一奖项更为中国人所熟知。
约翰·克劳泽(John Clauser)1942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196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美国 J.F Clauser & Assoc 公司创始人、研究物理学家。
安东·蔡林格(Anton Zeilinger)1945年出生于奥地利因河地区里德。1971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维也纳大学教授。
通过利用量子纠缠态,三位物理学家分别开展突破性的实验。在量子纠缠态中,即使彼此分离,两个量子的行为也毫无差异。其研究成果为基于量子信息的新技术奠定了基础。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伊尔贝克*Anders Irbäck表示,“很显然,一种全新的量子技术正在出现。我们可以看到获奖者对纠缠态的研究非常重要,甚至超越了解读量子力学的基础问题。”
莫滕·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1954年出生于丹麦。1986年在丹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
K. 巴里·沙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 1941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1968 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的 W. M. Keck 教授。他曾因“手性催化氧化反应”与另两名学者分享 2001 年诺贝尔化学奖。此次获奖令他成为继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蛋白质测序和 DNA 测序开创者)后,第二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今年的化学奖与生理学或医学奖一样,发给创立了一个全新学科的奠基科学家。点击化学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方便、快速、高选择性地进行化学合成,尽管这个领域的诞生不过二十年,但已经大规模地用于药物生产。
有时候简单化往往是最好的答案。夏普利斯和梅尔达尔利用点击化学方法,构建分子的模块快速有效地耦合在一起。他们将化学带入“实用主义”时代并奠定点击化学的基础。贝尔托西把点击化学提升至新维度并运用于绘制细胞。目前,在其开创的生物正交反应所获得多项应用中,包括为更多癌症的靶向治疗做出贡献。
安妮·埃尔诺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继续写作。从1974年至今已出版了约十五部作品。
埃尔诺坚信写作的释放力量,其作品特点在于毫不妥协、语言平实和直截了当。随着她以极大的勇气和敏锐洞察力揭示阶层经历的伤痛,描述羞辱、嫉妒和自我迷失时,埃尔诺获得了令人钦佩和经久不衰的成就。
俄罗斯人权组织纪念馆(Memorial)纪念馆成立于1989年,是一个俄罗斯非政府组织,主要由于其在车臣的工作而闻名于西方,并于2009年获得欧洲议会的萨哈罗夫奖。
乌克兰人权组织公民自由中心(Center for Civil Liberties)公民自由中心于2007年在基辅成立,其目的在于推进乌克兰的人权和民主。
获奖理由:获奖者代表了本国公民社会。多年来,他们倡导批评权力、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权利。他们在记录战争罪行、侵犯人权和滥用权力方面做出无与伦比的努力。获奖者共同印证了公民社会对和平与民主的重要意义。
与其他几项诺贝尔奖不同,和平奖的颁发地点不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而是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获奖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构。获奖者将获得证书、金质奖章和奖金支票。奖章正面是诺贝尔的头像,背面刻有铭文,意为“为了人类的和平与情谊”。
如何在诺奖和中学生科研之间产生联系?生物/化学/物理/社科等方向的学生该如何巧用诺奖,为自己的课外活动和科研经历增色?
后续我们将推出诺奖相关课题专栏,带大家站在巨人的肩膀,用全新视野“玩转”科研!